行业政策

江西省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发布

2020-05-08 来源: 作者:科创中心 浏览次数:0



为深入实施工业强省和创新驱动战略,加快落实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促进和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切实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支撑工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江西省工业强省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制订出台《江西省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以下简称三年行动计划)。三年行动计划的工作目标为:到2022,全省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基本建立,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创新投入持续稳定增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投入强度突破1.5%;创新活动有效开展,创新平台和载体建设迈上新台阶,有研发活动企业占比、设有研发机构企业占比明显提升,省、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实现大中型企业全覆盖;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达到10万件和6万件。创新成果加快转化,规模以上工业新产品产值占比突破20%;支撑和引领产业发展升级能力大幅提升,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分别达到40%25%

三年行动计划共包括加快培育创新型企业、加快完善技术创新体系、加快突破“卡脖子”技术、加快推进创新成果转化、加快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应用及加快推进创新创业六项重点任务,具体详见附件。

 

附件:关于印发江西省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的通知

                               集团公司科创中心宣

                                        2020年58

 

 

 

 

江西省工业强省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赣工强省小组办字〔202033

                                     

关于印发江西省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三年

行动计划(2020-2022年)的通知

 

各设区市、省直管试点县(市)工信局,赣江新区经发局:

现将《江西省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予以印发,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确保各项工作扎实有序推进。

 

 

                                

        江西省工业强省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0年427

(此件主动公开)

 

 

 

江西省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

 

为深入实施工业强省和创新驱动战略,加快落实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促进和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切实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支撑工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特制订本行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实施工业强省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落实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为主线,以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为核心,坚持战略导向、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聚集资金链、融合人才链、优化政策链,聚焦政策机制、创新要素优化供给,以新技术体系推动构建以数字经济为引领、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产业创新生态,支撑工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为江西“作示范、勇争先”提供坚强保障。

二、工作目标

2022,全省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基本建立,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创新投入持续稳定增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投入强度突破1.5%;创新活动有效开展,创新平台和载体建设迈上新台阶,有研发活动企业占比、设有研发机构企业占比明显提升,省、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实现大中型企业全覆盖;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达到10万件和6万件。创新成果加快转化,规模以上工业新产品产值占比突破20%;支撑和引领产业发展升级能力大幅提升,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分别达到40%25%

三、重点任务

(一)加快培育创新型企业

加快落实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着力推动企业从“要金沙集团娱乐场网址创新”转变为“金沙集团娱乐场网址要创新”,使之成为技术创新决策、投入、活动和成果应用的主体。

1.加大企业研发投入强度。深入实施加大全社会研发投入攻坚行动,发挥省级科技资金和产业发展资金引导作用,积极落实企业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研发设备加速折旧、高新技术企业等税收优惠政策,引导企业将减税降费红利投向创新,推动企业不断加大创新投入。

2.实施创新能力推进计划。围绕新品研发、技术升级、质量品牌、知识产权、标准化等重点内容,以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方式,聘请国内知名技术支撑机构,实施一批全省性和区域性专项企业创新能力提升推进计划,帮助企业增强创新意识、建立创新制度、找准创新路径、解决创新难题。到2022年,新增实施专项创新能力推进计划15项以上,覆盖规模以上企业2000家以上,辅导企业研发人员1万人唇鹕臣庞槔殖⊥吩上。

3.全面提升创新管理水平。开展企业创新管理提质增效专项活动,推进“送管理进园区”“巡回看管理”活动,挖掘推广一批管理创新的典型经验,推广精益生产管理、卓越绩效管理等先进管理体系和管理模式,提升企业管理创新水平。到2022年,新增管理创新示范企业100家以上。

4.发挥创新示范效应。围绕龙头企业,加快推进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培育。围绕中小企业,加快推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和专业化“小巨人”建设。到2022年,全省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总数突破15家,新增一批创新型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国家级和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和专业化“小巨人”企业。

(二)加快完善技术创新体系

以国家级平台建设为牵引,推动规模以上企业自主或联合建立研发机构,由点及面推进企业、区域和产业创新平台建设,构筑以国家级平台为龙头、省级平台为骨干、市级平台为支撑的三级创新平台体系。

1.推进企业技术创新平台建设。按照有研发人员、有研发经费、有研发条件、有研发方向、有研发项目的标准,推动规模以上企业自建或共建重点(工程)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推动企业研发机构上水平、上规模、提能力。全面开展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加快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培育认定,优化提升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后备梯队。到2022年,省级企业技术创新平台突破1000家,其中,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突破450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基本覆盖全省大中型制造业企业。

2.推进区域技术创新平台建设。按照“一产一院”原则,依托省级以上开发区,整合区域创新资源,加快推进产业技术研究院培育建设,辐射提升区域整体创新能力。到2022年,全省产业技术研究院突破20家,基本覆盖金沙集团娱乐场网址省优势产业和重点关键领域。

3.推进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建设。以加大优势产业重点领域关键共性技术的研发供给、转移扩散和首次商业化为目标,加快推进国家和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培育建设,引领带动重点行业和领域创新能力提升。到2022年,全省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总数突破5家,力争1-2家上升为国家级。

4.推进技术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持续推进“省--开发区”三级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以开发区为载体,聚集各类服务机构,加快开发区公共服务平台培育建设,创建一批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和国家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技术开发、产品设计、试验验证、检测检验、技术转移、知识产权保护、大数据等全方位技术支撑。完善“1+10+22”中小企业服务平台网络建设,培育建设一批国家级和省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为中小企业打造功能完善的全产业技术创新孵化链条。到2022年,建设国家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2家,新增省级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20家,公共服务平台实现对省级以上开发区全覆盖,中小企业服务平台网络对设区市全覆盖,进一步推动大型科研仪器、文献资源向企业开放共享。

5.推进产学研用协同平台建设。实施“一产一校”,推进产业联盟、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设,发挥行业企业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等协作平台作用,推动高校、科研机构优势学科与优势产业(协作)联盟对接,引导技术研发聚焦于产业发展瓶颈和需求,与产业发展无缝对接,促进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到2022年,全省重点产业基本建立产业联盟或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北航江西研究院、中科院江西育成中心等新型协同平台加快推进,发挥协同创新作用。

(三)加快突破“卡脖子”技术

围绕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强化产业协同创新,适度超前部署基础领域研究和关键技术攻关,不断夯实产业技术基础,努力实现核心技术、基础工艺、关键元器件(零部件)、重要基础材料等自主可控。

1.突破产业关键共性技术。聚焦产业链的创新提升,发布实施金沙集团娱乐场网址省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发展指南,针对行业重大创新需求和瓶颈制约实施技术攻关,依托龙头骨干企业揭榜挂帅,突破一批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到2022年,全省实施产业关键共性技术攻关20项以上,一批产业创新短板和难点得到突破,并达到国际领先或国际先进以上水平。

2.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编制发布产业发展重点方向和领域目录,支持一批产业基础再造项目建设。深入实施工业强基工程,加快落实重大技术装备首台(套)、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和软件首版次政策,努力实现重大技术装备、核心技术、关键元器件(零部件)、重要基础材料等自主可控。

3.夯实产业技术基础。发挥工业产品质量控制和技术评价实验室等平台作用,整合企业、院所、高校、用户和第三方机构力量,突破一批行业质量控制技术难点。引导企业建立质量追溯制度,完善质量控制体系,提升产品质量和安全性、可靠性、实用性。实施企业标准领跑者制度,对标国内外先进标准,力争在铜、稀土、钨、有机硅、家具等优势行业形成一批“江西制造”的团体、行业、国家和国际标准。推进品牌建设战略,实施消费品工业“三品”专项行动,推进工业企业品牌培育试点和产业集群区域品牌试点示范建设,打造具有江西特色和比较优势的产品品牌、企业品牌和区域品牌。实施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推进工业企业知识产权运用试点,提升企业知识产权运用能力水平。到2022年,全省全国“质量标杆”达到5个以上,工业产品质量控制和技术评价实验室2家以上。

(四)加快推进创新成果转化

完善转移转化机制,加快创新成果产业化,不断培育和形成工业经济新增长点,实现技术突破、产品制造、市场模式、产业发展“一条龙”转移转化。

1.推动重大创新成果产业化。实施重点创新产业化升级工程,围绕金沙集团娱乐场网址省产业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按照产业、企业、项目、技术、团队“五位一体”布局,集中资源,重点支持一批有市场推广需求、有产业化前景、能转化为大规模生产能力的重点产业领域升级项目,培育壮大一批行业优强骨干企业,加快重点产业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促进产业发展升级。

2.推动企业加快产品创新。依托江西省新产品试制计划,强化跟踪调查,加大省优秀新产品表彰奖励力度,推动企业把最新技术、工艺等研究成果应用到实际生产中,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市场前景好、技术水平高、经济社会效益好、资源充分利用的新产品,不断丰富产品种类、提升产品品质、增加产品附加值。到2022年,新增江西省新产品立项1000以上,完成验收500项以上,带动新增销售收入2000亿、利税300亿元以上。

3.推动数字经济成果应用转化。贯彻落实《江西省数字经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大力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进程。大力实施《江西省促进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推进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推进“03专项”成果转移转化和5G商用,推动虚拟现实、大数据、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等产业发展,加快VR/AR、区块链等新技术应用。支持各地瞄准新经济领域,引进一批“新、优、特”项目,拓展数字经济新空间;推动国内优秀信息化、互联网企业落地一批创新成果转化项目。

4.完善创新成果转化机制。强化产学研用融合,推进与省科学院战略合作,办好国际产学研用合作会议(南昌)、江西高校科技成果对接会等重大平台,畅通科技成果与市场对接转化渠道,完善科技成果供需对接机制。支持技术交易中介服务机构建设,发展多层次的技术(产权)交易市场体系,构建特色鲜明、服务完善、产学研深度融合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体系。加强与美国风投学院等战略合作,办好世界VR产业大会、区块链大会(论坛)等重大活动,引资引技引智,推动国内外创新成果在赣落地转化。

(五)加快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应用

利用省级工业发展专项资金,分类扶持一批重大技改项目和示范企业,推广应用一批先进适用技术、高新技术特别是信息网络技术,推动企业技术升级、装备更新和产品迭代。

1.发展智能制造。实施智能制造升级工程,突破一批关键短板装备,推广使用智能装备和工业软件,推动5GAIVR等新兴技术赋能智能制造,加快培育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和服务平台,全面提升产业数控化率和智能化水平。到2022年,突破100台以上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培育5-10个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打造20个智能制造领域的研发创新服务综合体,重点领域生产设备数控化率达55%以上,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到75%以上,全省智能装备产业营业收入达600亿元。

2.发展绿色制造。加快建设绿色制造体系,发展绿色产品,打造绿色园区、绿色工厂,培育绿色供应链管理和工业产品绿色设计示范企业。发挥绿色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作用,引导企业实施以清洁生产为重点的绿色化改造,减少污染物排放。加快节能减排先进技术产业化应用,推广一批技术优势和市场优势明显的节能环保装备和产品。到2022年,新增绿色园区8家、绿色工厂30家、绿色产品5个、绿色供应链企业1家。

3.发展服务型制造。实施专项行动,大力发展全生命周期管理、定制化生产、供应链管理等服务型制造模式。依托优势产业集群,积极培育产能对接、协同生产、共享工厂等共享制造新模式新业态。大力发展工业设计,加强在重点产业融合应用,推广一批设计成果,培育示范企业100家、省级工业设计中心50家以上,提升“江西制造”形象和附加值。

4.深化两化融合。实施两化融合推进行动,组织企业开展管理体系贯标对标,培育一批示范园区和示范企业。加快建设工业互联网,培育若干个工业互联网平台。实施万企上云计划,打造企业上云升级版和一批标杆。到2022年,新增企业上云3万家,两化深度融合示范企业150家以上、示范园区5家,两化融合发展指数增速保持在全国前列。

(六)加快推进创新创业

围绕创新链完善服务链,推进创新创业载体建设,构筑多层次、全覆盖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不断培育创新创业群体,加快创新创业项目孵化,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蓬勃发展。

1.推进“双创”载体建设。推进赣州中国稀金谷、中国(南昌)中医药科创城等重大科创产业平台建设,探索支持创新研发飞地建设,加快国家级和省级小微企业创新创业示范基地培育建设,落实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资金政策,进一步提升创业创新孵化和服务功能,为小微企业创新创业提供全方位支持。

2.加快“双创”项目孵化。举办“创客中国”江西大赛、工业设计大赛等活动,建立完整服务链条,引育一批“双创”项目。推广实施创新券,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为创新创业企业和团队提供高质量服务,转化孵化一批科技成果项目。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招商引技引智相结合,落地转化一批创新成果项目。

3.完善“双创”服务体系。加快形成覆盖科技创新全链条的科技服务体系,为创新创业提供研发创新、技术验证及产业化服务。发挥创业投资和政府创业投资引导资金作用,大力发展创业投资和多层次资本市场,强化对种子期、初创期企业直接融资支持。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省工业强省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统筹推进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工作,加快建立和完善监测分析、考核评价、绩效评估、督查督办等制度,构建完善企业技术创新工作推进体系。强化工信、发改、科技、教育、财政、市场监管、环保、人社、金融等部门协同,建立健全省、市、县三级联动工作机制,推动项目、资金、技术、成果等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向产业集中,形成工作合力,为企业技术创新和健康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

(二)完善政策保障。统筹安排省级科技资金和产业发展资金,采用补助、奖励等方式集中支持创新主体、创新平台和创新成果。发挥政府性产业基金作用,引导金融机构、社会资本支持技术创新。落实鼓励创新税收优惠政策和支持创新的政府采购政策,提高对企业技术创新投入的回报,加快形成公平、普惠的技术创新政策体系。

(三)引育创新人才。编制工业人才规划,推动相关优势产业出台专项人才政策,加快建设产业专业人才队伍。用好省“双千计划”,培养和引进一批高水平创业人才及团队。完善江西创业大学企业家培育体系,抓好“1+11”所省市创业大学建设运营,依托创业大学开展现代企业制度暨集中上市培训辅导。组织开展校企人才对接活动。建立完善优秀企业家人才库,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和工匠精神,加快培养具有国际眼光、战略思维的创新型企业家。

(四)优化创新环境。深入推进“放管服”和科技体制改革,进一步减负放权,完善技术创新激励评价机制,激活科研人员创新创业活力。支持企业探索建立健全科技成果、知识产权归属和利益分配激励机制,推动技术要素以多种形式参与收益分配。大力弘扬创新精神,加强对重大成果、典型人物和企业的宣传,培育“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营造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社会氛围。加大对国有企业技术创新的考核力度,探索建立创新发展容错机制,建立健全以创新为导向的国有企业考核评价体系。

 

  江西省工业强省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0428日印发           


XML 地图 | Sitemap 地图